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6 毫秒
331.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case of Kashmir to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ople of the contested land (Indian-occupied Kashmir) and one of the nation states claiming it (India, in this case) in a game-theoretic framework. The motivation for this paper was whether it was possible to rationalize the lack of democratic space in Kashmir, relative to other states in India (especially since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country had announced such democratic practices to be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new n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 highly rigid stance of the Indian Government on the Kashmir issue. An otherwise standard political economic model is used to capture how the way in which citizens determine their allegiance to one or the other nation state (India or Pakistan) can, in turn, affect the nation state's (India's) policies towards the contested land. I conclude that if the Indian Government perceives allegiance of the citizens to be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partisan preferences of the citizens, not so much by their preferences for policies, then the government rationally concentrates on minimizing its disutility due to deviations from its ‘most-favorite' policy. This understanding rationalizes the policies of the Indian Government towards Kashmir. More importantly, it points towards areas that need consideration for any peace-making process to take-off.  相似文献   
332.
现代战争的信息化程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提高,对海上远程精确打击(LPSS)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准确评估系统的作战能力,建立合理的LPSS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非常关键.然而影响LPSS体系作战能力的指标繁多,指标间存在冗余和相关性,不同层次指标间还存在交叉性,直接采用这些指标会增加后续评估的时空复杂度.在创建LPSS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空间的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创建了可供评估的数据样本空间,为后续对底层指标集合进行约简、降维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3.
面向空间应用的时间触发以太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时间触发协议增加到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以太网业务上,且保持完全兼容IEEE802.3标准,可解决空间有效载荷使用标准以太网通信遇到的实时性、确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时间触发以太网基于全局基准时间,实时数据传输遵循严格的时序,支持时间和事件触发的两种通信过程。时间触发通道适合同步或周期性实时消息的传输,而事件触发通道适用于偶发或非周期性消息的传输。设计了空间应用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和协议栈,介绍了系统通信的过程,进行了时间触发协议的研究,并对同步性能和网络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该以太网在保证可靠性、安全性的同时,增强了网络的灵活性,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相似文献   
334.
针对航天侦察需求响应中可能存在的任务重复产生问题,综合考虑任务的需求来源、质量要求、时间偏好及空间范围,提出一种基于任务关联度的任务冗余分析方法。对航天侦察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度量,给出了基于4类要素的任务关联度计算方法,提出了通过任务之间的关联度来降低可替代任务产生概率的具体算法,考虑了准确优先、公平优先以及混合等不同情况下的冗余度计算方法,给出一个应用示例,说明所述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为航天侦察任务的预处理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35.
336.
利用重庆市九龙坡区电网2009年7月1日000-10月8日4:00 99 d共2 380个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将构建混沌理论的平均位移(AD)法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将结果与神经网络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可得新方法能较好反应数据变化趋势,并且具备较好的拟合能力,能够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在实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可优先选用平均位移法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37.
为评估航天遭遇空间碎片碰撞的概率,设计了空间碎片碰撞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建立了空间碎片数据库。针对航天器和空间碎片最接近时刻的确定及航天器位置误差协方差矩阵计算问题,基于成熟的SGP4和HPOP程序模块,提出了一种新的工程实现方法。在分析现有碰撞概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先利用多种筛选方法剔除无威胁碎片以提高计算速度,再精确计算碰撞概率。充分利用现有程序集,结合多种编程技术,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并实现了系统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338.
着舰信号官眼位直接影响其对舰载机状态的观察和判断,恰当的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有利于着舰过程中对舰载机飞行员的正确指挥、引导和控制,保障着舰回收作业安全实施。针对俄罗斯现役“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建立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所对应的着舰信号官眼位和视角数学模型,并结合人眼最小分辨角,针对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在全甲板范围内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从着舰下滑道入口点到着舰信号官决策点过程中,着舰信号官视角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满足视角差阈值条件下,理想着舰信号官眼位随着着舰指挥战位在甲板上位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应将其纳入航母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设计的影响因素,并为其在航母甲板上位置的合理设置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39.
油料洞库坑道油气蔓延规律与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料洞库储存着大量的易燃易爆油品,防火防爆工作是油库安全工作的核心.对单侧洞口油料洞库狭长地下坑道中的油气蔓延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在狭长地下坑道中的蔓延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开始阶段、增长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蔓延呈明显的分层流动现象,且在发展阶段中处于稳定的分层蔓延;油料洞库的坑道结构对油...  相似文献   
340.
分析了军械紧急调运方案优选决策的混合多属性特点。基于TOPSIS方法的基本原理,首先通过方案属性值的四维属性值转化,将不同类型的属性值统一成相同的形式,然后通过定义四维空间相似度,将各类型属性值的相似度计算规范到统一的度量空间,解决了含有实数、区间数、语言值和不确定语言值等多种不同决策属性值的的军械紧急调运方案优选这一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计算示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可操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